780米的篆塘河,曾是一條昆明人最熟悉的城市河流。上世紀90年代初,篆塘河因為市政規(guī)劃等原因,河道上被加蓋物業(yè)而變?yōu)榘岛樱欢认г谌藗兊囊曇爸小?/p>
今年7月,篆塘河明河恢復工程開始施工,圍擋公示顯示,工程將于明年3月底完工。記者昨天實地探訪篆塘河明河恢復工程進展,發(fā)現(xiàn)篆塘路一側的琴行紛紛重新裝修,準備迎接明河風光帶來的新客流。
篆塘河恢復明河
將解決路段淹水問題
篆塘河明河恢復工程的施工單位是中國中鐵昆明市軌道交通1號線西北延工程項目部二分部。記者昨天在現(xiàn)場看到,位于篆塘河下方的地鐵1號線彌勒寺站,絕大部分已經(jīng)封頂,位于新華社云南分社門口一側的出入口即將安裝機電設備。
據(jù)介紹,2017年地鐵1號線彌勒寺站開建時,將篆塘河遷改到西昌路東側,當時開挖了一條寬4.2米、深2.3米的箱涵,分流河水到大觀河,并在箱涵東側配建了直徑80厘米的污水管道接入篆塘河泵站,將雨水、污水引走,位于篆塘河下20余米深的地鐵站才得以施工。
當時還挖除了篆塘河內截污管,并對篆塘路排水管道進行臨時遷改。然而,近年來篆塘路沿線淹積水頻發(fā),臨時遷改管道已無法滿足沿線排水需求。因此,在篆塘河明河恢復工程中,將同步對篆塘路的排水系統(tǒng)進行提升。
據(jù)介紹,施工單位將取出篆塘路西側現(xiàn)狀污水管道,在原管位新建直徑50—100厘米的污水管道746米,接入西壩河南側直徑為120厘米的截污管道,設污水檢查井41座。同時,沿篆塘路東側新建雨水管道710米,在道路東側機動車路緣帶布設28座雨水口,便于路面雨水分段就近排入即將恢復成明河的篆塘河。為避免道路雨水倒灌入篆塘路西側的新華社云南分社、省總工會辦公區(qū)、新聞里小區(qū)等大院,還將沿著西側大院出口處設置截水溝,全線設雨水檢查井36座。
明年3月底篆塘河明河恢復通水后,低洼的篆塘路西側大院淹積水問題也將得到解決。
省總工會和新聞路小學附近
設橋通兩岸
據(jù)介紹,篆塘河明河恢復總長779.904米,河道凈寬13.5—16.8米,將在省總工會和新聞路小學附近分別建設寬2米、長8米的人行橋梁。篆塘路改建工程共694.536米。
從效果圖上看,篆塘河河岸將進行硬化,河兩岸設置花園、親水平臺、燈光秀、健身小廣場等設施。值得一提的是,從玉帶河流入篆塘河的河水是牛欄江水,十分清澈??梢灶A料,等到明年3月底,篆塘河明河恢復后,幾十年前水清岸秀的景象也將重現(xiàn)。
市民希望
更多被覆蓋河流“重見天日”
據(jù)了解,篆塘河于1994年架橋覆蓋后,武成路擴建后遷移的商戶被安置到這里,后來形成了“琴行一條街”。2017年,覆蓋篆塘河的鋼筋混凝土被部分打開,但很多琴行不舍多年經(jīng)營積累的人脈,就近在篆塘路西側居民樓尋找鋪面,繼續(xù)銷售樂器并開辦教學班。正在裝修的一木琴行負責人張老師說:“我們對篆塘河顏值提升帶來的商機抱有較高的期待。教育本來就提倡學生全面提升音體美修養(yǎng),希望有更多的家長帶孩子到風景優(yōu)美的篆塘河邊學習音樂。”
之前,昆明第一條從暗河恢復為明河的是玉帶河書林街段,開設于河上的玉帶河鞋城因此被拆除。不過,當時恢復的只是從青年路到書林街長300米左右的河段。不少市民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昆明歷史上河道縱橫,曾有“水城”之稱,希望政府以篆塘河明河恢復工程為契機,讓更多被覆蓋的河流“重見天日”,恢復昆明的歷史風貌。
※新聞延展
篆塘河曾被譽為
“滇中水運大動脈”
元初,賽典赤治理滇池,曾大力疏浚入滇河道,此后史料中就有了關于篆塘河的記載。經(jīng)過幾個朝代的治理修繕,篆塘河逐漸變寬,并且在清代達到了巔峰。
今天,昆明人一般把西昌路與西壩路的交叉口視為篆塘河的“源頭”,把由南向北到篆塘公園匯入大觀河這一段直線距離不過1公里多一點的河道稱為篆塘河。其實,歷史上,從篆塘過近華浦通滇池草海的河道,都被稱為篆塘河,自元代開鑿以后就承擔著昆明運糧河的作用。清康熙年間,云南巡撫王繼文在近華浦建樓二層,題名“大觀樓”,從篆塘碼頭入草海一段河道才改稱為大觀河。
經(jīng)過清代初期對河道的疏浚,篆塘碼頭變成了一個非常繁榮的糧食交易碼頭,每天有近千條船只停靠在篆塘河。清末法國駐昆代表方蘇雅曾經(jīng)拍攝下篆塘碼頭百舸爭流的景象,并且給出了“整個滇中水運的大動脈”的評價。
盡管河道一直在變窄,但直到上世紀70年代,篆塘河的河面仍有20多米寬。從小在篆塘河邊長大的老昆明人還記得,當時篆塘河河水清幽,人們在河里坐船擺渡、捕魚撈蝦。春意襲人之際,很多市民喜歡乘坐游覽觀光船,從篆塘碼頭坐到大觀樓只要5分錢。兩岸阡陌縱橫,木棉花、木蘭花紛紛盛開,綠草萋萋的美景,讓彼時的篆塘河成為了老一代昆明人最美好的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