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財聯社上海3月27日訊(編輯 黃君芝)瑞信危機爆發(fā)后,在政府的斡旋下,瑞銀近日出手緊急收購,以解決燃眉之急。但這真的是最佳解決方案嗎?顯然不是,起碼當地的中小企業(yè)現在已是頭疼不已,因為其融資選擇可能就大大減少了。
現在隨著危機壓力的暫時緩和,當地政界人士和投資者似乎更關心“不要讓一家銀行在當地市場擁有壓倒性的權力”,但到了這個節(jié)骨眼,事情好像已無法改變。
蘇黎世大學經濟史教授Tobias Straumann表示,“這并不是瑞士企業(yè)融資的終結,但從競爭的角度來看,整合瑞信瑞士子公司的想法不太好。這確實是這個協(xié)議的弱點。瑞信是這個領域最好的?!?/p>
分析人士稱,瑞士當地的分支是瑞信整個集團的縮影,具有零售、私人銀行、公司和投資銀行的職能。去年,其在并購以及債券和股票資本市場上處于領先地位,曾幫助食品跨國公司雀巢(Nestle SA)和制藥巨頭羅氏控股(Roche Holdings AG)等公司籌集資金。
上周五公布的一項全國民意調查顯示,大多數受訪者說他們不支持兩家銀行的合并。整整四分之三的受訪者表示,他們認為瑞士金融業(yè)整體上會因該協(xié)議而受到削弱。
交易完成后,全球領先的特種化學品制造商科萊恩(Clariant AG)就警告稱,此次收購將減少瑞士企業(yè)銀行服務的競爭,使瑞銀在一眾小銀行中擁有更強的定價權,因為后者通常服務較差。
“現在只有一家大銀行肯定不好。”該公司指出。據Straumann說,部分問題在于那些規(guī)模較小的貸款機構,他們缺乏企業(yè)融資方面的專業(yè)知識。
此外,這還將使外國銀行有機可乘。瑞士火車制造商Stadler Rail AG也回應了科萊恩的警告,稱收購銀行將減少競爭。該公司表示,從長遠來看,該公司將不得不將更多瑞士業(yè)務轉移到大型外國銀行,這將導致當地就業(yè)崗位減少。
Straumann表示,瑞銀收購瑞士信貸,將為外國銀行提供一個進軍瑞士企業(yè)融資領域的機會。他說,“就穩(wěn)定國際市場而言,這是最好的解決辦法。從瑞士國內競爭的角度來看,它不太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