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聯(lián)社2月23日訊(編輯 趙昊)綜合多家媒體報道,當地時間周三(2月22日),伊拉克中央銀行表示,計劃允許與中國的貿易直接以人民幣結算。
該行還在聲明中說,作為計劃的一部分,該行未來可能會提高其在中國銀行人民幣賬戶中的余額。
伊拉克政府經濟顧問穆迪爾·薩利赫(Mudhir Salih)告訴媒體,一直以來,伊拉克從中國進口商品都只用美元結算,這是首次以人民幣結算來自中國的進口商品。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分析稱,伊拉克央行一直在采取緊急措施,應對國內市場上的美元短缺狀況。這一計劃有望降低該國對外貿易所需的美元融資成本,并穩(wěn)定本國貨幣。
人民幣在使用和儲存領域持續(xù)增長
報道寫道,這是人民幣在國際舞臺上發(fā)揮越來越大作用的最新跡象。伊拉克將與沙特阿拉伯和阿聯(lián)酋等中東主要經濟體一道,進一步在貿易中探索使用美元以外貨幣的機會。
近年來跨境人民幣使用規(guī)模穩(wěn)步提升。根據SWIFT統(tǒng)計顯示,2022年12月,人民幣在全球跨境貿易金額中排名保持第三,占比3.91%,接近2021年同期兩倍,僅次于美元和歐元。
去年12月,“世界超市”義烏和沙特完成了首單跨境人民幣支付業(yè)務:義烏國際商貿城四區(qū)的義特網絡科技有限公司通過“義支付”收到了來自沙特阿拉伯客戶的跨境人民幣貨款。
在儲備職能方面,人民幣也獲得了更廣泛的認可。去年5月,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在5年一次的特別提款權(SDR)定值審查中將人民幣權重由10.92%上調至12.28%,在貨幣籃子中繼續(xù)保持第三位,僅次于美元和歐元。
本月早些時候,俄羅斯財政部表示,將在2023年把國家福利基金中的歐元份額清零,只保留黃金、盧布和人民幣。
“被卡住錢袋子”的伊拉克
據了解,伊拉克是歐佩克中的第二大產油國,原油出口收入占該國財政收入的90%以上。
與不少國家一樣,伊拉克央行在紐約聯(lián)儲開設賬戶,以存儲石油出口等外匯收入,金額高達1030億美元,該國每個月會從賬戶中支取大量美元現金。
但在去年11月,紐約聯(lián)儲為了遏制洗錢以及非法向伊朗和其他受到嚴重制裁的中東國家輸送美元的行為,開始對伊拉克商業(yè)銀行的國際美元交易實施更嚴格的控制。
根據美國和伊拉克官員以及伊拉克政府的官方數據,自從這些程序生效以來,伊拉克每天80%或更多的美元電匯被阻止,原因是關于資金目的地的信息不足或其他錯誤。
原本就深陷經濟危機的伊拉克又被“卡住了錢袋子”,導致該國貨幣對美元的持續(xù)貶值。周三在非官方市場上,伊拉克第納爾的匯率為1美元兌1,530第納爾,遠低于1,460的官方匯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