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聯社8月24日訊(編輯 卞純)由于能源成本飆升,兩家波蘭公司最新加入了歐洲化肥減產潮。未來預計將有更多的化肥企業(yè)減產,令全球糧食產量面臨威脅。
(相關資料圖)
由于關鍵原料天然氣的價格飆升至創(chuàng)紀錄水平,波蘭最大化工公司Grupa Azoty(WA:PCE)已經停止生產氮肥,并削減了氨產量。
該公司周二表示,天然氣市場目前的狀況決定了生產的盈利能力。據悉Grupa Azoty是波蘭最大的天然氣買家之一,每年消耗超過20千兆瓦時的天然氣。
波蘭最大煉油廠和汽油零售商PKN Orlen SA旗下化工部門Anwil SA也已經停產氨,稱天然氣價格高得讓人難以承受。
研究機構CRU Group的分析師克里斯·勞森 (Chris Lawson) 表示,這意味著歐洲關鍵化肥原料氨的產能已萎縮38%,而這僅包含供貨商對外宣布停產的部分,實際減產情況可能更嚴重。
由于俄烏沖突助長了能源危機,歐洲天然氣成本較一年前水平飆升了500%以上。雅苒國際(Yara International)(LON:0O7D)、Borealis AG(OTC:BOREF)和Fertiglobe Plc(ADX:FERTIGLOBE)等化肥生產商均警告稱,歐洲的情況正在惡化。
化肥行業(yè)主要游說組織Fertilizers Europe的發(fā)言人Lukas Pasterski表示,在目前歐洲天然氣價格比美國高出8到10倍的情況下,歐洲(化肥)生產商無法在全球市場上競爭。
若俄羅斯全面切斷對歐天然氣供應,氨供應下滑局面只會加劇。一些化肥制造商正在考慮從歐洲以外進口更便宜的氨,德國化工巨頭巴斯夫上周表示,公司正在考慮外部來源。
不過,歐洲的困境對該地區(qū)以外的化肥生產商而言是一個機會。美國肥料巨頭Mosaic Co.(NYSE:MOS)表示,盡管天然氣等原料價格已上漲,但化肥價格也更高,將繼續(xù)生產盡可能多的肥料以滿足全球農民的需求。
為了滿足所需化肥用量,歐洲農民可能會選擇加大進口,而這可能會在全球范圍內造成供應緊缺。
國際化肥協會(IFA)近日警告稱,全球農民或將在下一季將化肥使用量減少約7%,為2008年以來的最高降幅。而這也意味著農作物產量降低以及糧食危機風險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