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演藝圈,王志文是當之無愧的演技派。
甚至,某種程度上,他的臉一出現(xiàn),就讓人相信那是一部好劇。
(相關(guān)資料圖)
從最早的《過把癮》里的方言,到《無悔追蹤》里的馮靜波,再到《刑警本色》里的蕭文。
更不用說《手機》《青瓷》《人到四十》《大丈夫》等,以及《風聲》里單挑華誼群星。
王志文的演技,通過一部部精良的作品,徹底讓人信服。
尤其《黑冰》里的旁白,以及最后一集長達七分鐘的臺詞,可以說是表演上的天花板,也是業(yè)內(nèi)專業(yè)演員都頂禮膜拜的存在。
僅是這一段,就養(yǎng)活了不少視頻UP主。
表演上的基本要求聲、臺、形、表,王志文四樣俱全,還都做到十分突出。
然而近幾年的王志文,卻讓人逐漸對他產(chǎn)生懷疑,公眾對他,也不再如往日那般寬容。
01
早年間,王志文有幾件有損口碑的出圈事件。
2001年,王志文主演了電視劇《誰說我不在乎》。
劇組組織了一幫媒體記者去探班,也是為劇宣傳。
王志文在接到提問女記者遞過來的名片后,隨手放在桌上。
不一會記者提問說完了問題,王志文回答前,要吐掉嘴里的口香糖。
當時手邊沒有紙巾,他順手拿起桌上的名片,包住了口香糖。
王志文這個舉動自然又隨意,完全沒有考慮所有媒體記者都在場,也沒意識到或是根本不在意,自己的行為不尊重人。
這之后,國內(nèi)三十家媒體聯(lián)合抵制他。
但他脖子硬,寧可讓記者亂編排,也絕不道歉。
這件事之后,王志文倒是放下架子,肯好好回答記者問題了。
2003年,王志文主演了胡玫導(dǎo)演的影片《芬尼的微笑》。
宣傳會上,年輕的記者們知道王志文一向不好惹,誰也不敢首先提問,就怕被他“教育”。
王志文慢悠悠點了一根煙,吸了一口,然后抬起頭看向臺下。
他先發(fā)制人,主動讓記者提問,不過他說的是“提問踴躍點嘛,沒什么問題?”反問句。
等記者問他怎么看該片被宣傳成“中國的泰坦尼克號”,王志文又反問“宣傳詞能信嗎?看了電影再說?!?/p>
問他怎么評價自己這部影片,他說怎一個“遺憾”了得。
媒體來采訪,為的是有內(nèi)容可寫;制作方請記者來,也是為了宣傳造勢。
不曾想王志文幾句話,搞得現(xiàn)場記者面面相覷不敢再提問,場面一度冷場。
雖然王志文不被媒體待見,但架不住他作品多,口碑好,觀眾喜歡,因此大家對他也格外寬容。
但近兩年的王志文,逐漸敗光了觀眾的好感,也失去了觀眾的寬容。
02
就拿最近正在播出的諜戰(zhàn)劇《無間》來說,劇方號稱七年磨一劍。
但,它是磨了七年的劍,還是放了七年的一堆銹鐵,播出見真章。
“特別出演”的王志文,飾演反派頭子、軍統(tǒng)局副局長牧溪鶴。
這是一個城府深不見底、陰險又狡詐的人物。
一出場,王志文的眼神、動作,以及強大的氣場不怒自威,給人滿滿的壓迫感。
人物立住了,他的表演也同樣沒讓人失望。
和“閃官”張志堅那場對手戲,王志文一貫舉重若輕、信手拈來的表演。
他微閉眼,你看不到他的眼神,不知道他到底是什么想法,也不確定他是否相信面前這個人說的話。
但是聽完對方的話,待他睜眼,又完全露出讓人不寒而栗的緊張感。
兩個演技派飆戲讓人過癮,但再好的表演,也只是劇的一部分。
演技派的表演,對于整個劇的拉垮程度來說,根本無力回天。
永遠飾演“靳東”的靳東,是男一號陸風,此劇的表現(xiàn),一如他過往的作品。
他永遠身形板正,帥風衣,偏分頭。掏槍,帥;打戲,帥,走路,帥。
就連他坐在那里,都是微昂頭,仿佛對面的人只配抬頭跟他說話。
尤其被打了“聽話水”之后上刑,那浮夸又膚淺的演法,簡直讓人無法入戲。
有人拿這場戲和張譯在《懸崖之上》受刑場面做比較,毫不夸張的說,簡直是侮辱了張譯。
更不要提女主花向雨,演技還是偶像劇的演法,永遠蹙著眉,永遠一副不高興的樣子。
身為一個特工,臉上絲毫看不到什么復(fù)雜的情緒。
更不用提拉垮的劇情,沒有邏輯可言。
前一天中彈受重傷,第二天神恢復(fù)跟沒事人一樣跳起來跟人干架。
身為頂級特工,絲毫沒有警惕性,壓根不知道身后近距離有人跟蹤。
……
03
如今《無間》播出過半,如此強大的陣容,卻一直沒有開分,可見劇方對于劇的質(zhì)量也是心里有數(shù)的。
事實上,這不是王志文近幾年最差的一部作品了。
《促醒者》6.0分,“特別出演”的王志文,戲份特別特別少,少到劇一開場第二分鐘他就領(lǐng)了盒飯。
往后的劇情,他就零星活在兩個年輕主角的回憶里。
劇方宣傳時,將王志文幾個字放大幾十倍,就怕人看不到他有參演。
這說明劇方還是很相信王志文在觀眾心目中的份量。
可惜,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演技再封神,王志文再努力,也沒能敵過年輕演員拖后腿的力度。
同樣諜戰(zhàn)劇《風雨送春歸》,4.3分,王志文是男一號,但也無力挽救這部劇于水火。
余仲君這個角色,當初某趙姓男演員因為某些原因被“不可見”,臨時拉于震來換臉。
臉不貼身材不說,聲音也不貼合角色,怎么看怎么違和,四不像。
飾演林妙雪的王力可,還是適合《血色浪漫》那種年代劇。
至少在《無間》里讓她去引誘對手,沒看出來她有多大的魅力,反正對手不需要多大的定力,就能抗拒她的誘惑。
王志文這兩年,唯一及格線上的作品,是和朱一龍合作的《叛逆者》,7.7分。
要知道,王志文早年間的作品,就沒有低于8分的。
以前好作品多,觀眾評分嚴苛,尚且都在8分以上。
如今合作的年輕演員粉絲者眾,最高也只能評到7.7分。
這是王志文個人的退步,也是整個影視行業(yè)的滑坡。
以前的王志文,接戲有自己的原則和審美,高標準,高要求。
如今56歲的他,從男主角演到了男主角的父親,或同事,或領(lǐng)導(dǎo)。
戲份有限不說,發(fā)揮空間也有限,更多時候都是在為新人抬轎子。
更不要說最近這些年影視行業(yè)好作品少,像王志文這種60后演員的選擇,就更少。
尤其演員的不確定性非常大,保不齊哪天哪個演員就因為什么事被消失。
輕則需要換臉,刪劇情,有些戲份還需要重拍。
這些都是劇方無法承受的損失,投資就是為了賺錢,錢投了,沒聽個響,這不如不拍呢。
在這種形勢下,風險大的演員,演技再好也沒人敢用。
大家寧可用四平八穩(wěn)、演技一般的演員,這種選擇,根本談不上是否適合角色了。
容易走的,都是下坡路。
演員走上神壇,需要有一部又一部的好作品鋪路。
可是跌落神壇,只需要兩部及格線以下的作品足矣。
盡管很多劇明顯拿王志文做噱頭,最后被觀眾發(fā)現(xiàn)是宣傳詐騙。
但這也是王志文自己的選擇,不是嗎?
如果愛惜羽毛,看重口碑,在明知劇的質(zhì)量不過關(guān)的情況下,用自己來宣傳,無異于砸自己的招牌。
小編個人十分喜歡王志文,他早年那些經(jīng)典的作品百看不厭。
但是近兩年的王志文,快透支了觀眾的好感,離被嘲僅一步之遙了。
希望王志文能及時剎車,寧缺勿濫,這是對自己負責,也是對喜歡他的觀眾負責。
發(fā)布于:福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