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本報訊 (記者 張家禎) 為提高公眾對罕見病及罕見病群體的認知,幫助罕見病患者及時診斷干預,2月28日,西安交大一附院舉辦罕見病多學科聯合義診,來自心血管內科、兒科、神經內科、血液內科、腎臟內科、內分泌科、消化內科、呼吸內科等科室的多位專家組團解答罕見病患者的問題。
西安交大一附院副院長劉青光告訴記者,罕見病發(fā)病率低,病因復雜,部分罕見病缺乏有效的治療手段,甚至無藥可治。
西安交大一附院醫(yī)務部部長李紅霞表示,交大一附院作為中國罕見病聯盟西北協(xié)作組及陜西省罕見病診療協(xié)作網牽頭醫(yī)院,將進一步推動區(qū)域罕見病診療能力提升。近期,醫(yī)院舉辦了為期4天的罕見病培訓,讓基層醫(yī)院的醫(yī)護人員認識罕見病,提升罕見病診療能力。
西安交大一附院神經內科賈蕊醫(yī)生已參與罕見病診療工作10余年。賈蕊告訴記者,醫(yī)院神經內科團隊已經開展了關愛“漸凍人”系列活動,包括優(yōu)化就診流程,縮短住院及檢查等待時間,在患者居家治療期間予以指導等。去年,神經內科牽頭成立西北脊髓型肌萎縮成人診治中心,現已接診20余位來自全國的脊髓型肌萎縮患者。
西安交大一附院血液內科劉華勝教授介紹,西安交大一附院血液內科于2008年成立了血友病病友會,進行血友病病例系統(tǒng)登記,現為陜西省血友病管理信息登記中心。截至目前,該中心已登記血友病患者687名。血友病雖然為罕見病,但依靠診斷技術已經可以明確診斷,而且有了非常有效的治療辦法。